close

  近日,英國《金融時報》刊登題為《中國為何對外企開刀》的報道稱,今年以來,中國官方調查和媒體曝光“大多瞄準外國公司”,一些外國投資者感覺“在中國做生意越來越難”。儘管報道最後借受採訪者的話說,中國“利用國內市場這個大好工具”達到目的“是十分合理的策略”,以此對沖了通篇報道的傾向性,但是,這並不能對沖 “中國對外企開刀”這一結論的謬誤。
  無論從現有政策層面還是未來改革方向層面看,“中國對外企開刀”說法都嚴重脫離事實。今年4月8日,習近平主席在博鰲論壇上特別指出:利用外資政策不會變,依法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;並把包括外企在內的所有在中國內地註冊的企業,都稱作“中國經濟重要組成部分”。這一表態已經表明瞭中國的立場。而10月8日揭牌的上海自貿區,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力度,為外企在中國的發展創造了新的環境。如此看來,對外企開刀之說何以立足?
  誠然,今年前7月外企在華利潤數據並不樂觀。但是,如果與中國境內其他性質的企業相比較,如果與在其他新興經濟體的利潤數據相比較,就可以看出,這種下滑是宏觀經濟的結果,而非中國外資政策調整的結果。今年前7月,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2.6%,與中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2.2%的幅度基本相當。而與其他新興經濟體相比,這個數據已算正常。
  如果將對葛蘭素史克、肯德基、美贊臣、蘋果等品牌的正常監管視作“開刀”的例證,實在是“欲加之罪”。加強法制,凈化市場環境,保護消費者權益,適用於中國境內所有類型企業,沒有什麼類型的企業可以例外。假如真有例外,那反而不是真正的市場體系。
  對這種監管抱有的憤憤不平可能來自兩方面:其一,一些外企仍然沉迷於“超國民待遇”的歷史情境中。2012年之前,為了吸引外資,在事實上賦予了外企“超國民待遇”,隨著市場體系的完善,這種特殊待遇已經取消。但是,並非所有外企都能及時轉向,從那些針對中國消費者的歧視政策的出台、畸高價格戰略的制訂等行為中,仍然能看到“超國民待遇”遺留的慣性,並轉化成“向外企開刀”這樣的抱怨。
  其二,為資本撤出中國或做空中國找藉口。一些外資撤離中國,正是這篇報道的主要證據。但事實上,從全球視野看,自今年5月以來,隨著美聯儲QE退出預期的增強,美元撤離新興經濟體幾成潮流,甚至引發了“雙I危機”(印度和印尼)。外資撤離確實存在,但並未出現大規模撤離中國的現象,更不能說明中國外資政策轉向。
  “中國對外企開刀”的說法謬之千里。看不到中國投資審批量減少95%的現實,看不到“負面清單管理”的試行,也看不到中國優化外資企業法、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、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等條款的努力。選擇性盲目,無論是有意還有無意,都顯示出了不專業性。從這個角度看,一些報道者,也需要對自己的偏見“開刀”。
  (徐立凡,海外網專欄作者)
 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,轉載請註明來源海外網(www.haiwainet.cn),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。
(編輯:SN090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q16dqnvk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